也谈17岁少年的自杀

admin 2022-2-2 161 次

  也谈17岁少年的自杀

  比起其他的死亡事件,这个少年的自杀,其实并无过人之处,整个的过程也一点儿都不复杂。但这却仍成为近期所发生的,最令人痛心的新闻。不仅是因为消失了一条生命。而是因为,这是又一场本来可以轻易避免的悲剧。这样的悲剧屡屡发生,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?是什么力量把孩子推向死亡?

  4月17日晚10点,在上海卢浦大桥上,一位17岁的在校高二男生,不知因何与母亲发生口角。据说,争吵起因是儿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。母亲在高架桥上中途停车,男生抹泪推开车门,跳下大桥。120到场时,确认男孩已经死亡。整个事件的过程,不过十几秒。

  从视频画面,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事发前大致发生了什么:

  妈妈觉得儿子犯了错,在学校里又惹了麻烦,肯定不是头一次。不管他在学校干了什么,肯定是让家长去把孩子领回去,停课几天甚至几周。这位母亲接到他,没什么好气,从出发开始,就一路责骂。

  儿子当然要辨解,妈妈,你不能总怨我,学校难道就没有责任吗?可不可以理解一下年轻人的想法?可不可以不要责骂。但无论怎样,娘俩总是无法沟通。

  少年便说,你再说我骂我,我就从桥上跳下去。妈妈冷笑着停下车,来来来,你还真长本事了?吓唬我是不是?我是长大的不是吓大的,想跳桥?那你跳吧,我成全你。少年肯定会犹豫。那个女人便说,你能耐大了,你翅膀硬了,你倒是跳呀?!

  然后,悲剧发生了⋯

  当然,以上的情景都只是猜测。但目前的教育就是如此,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,都在强迫孩子们干什么以及不能干什么。长期的应试教育,激烈的竞争,造成了几十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悲催局面。家长们互相攀比孩子的名次分数,攀比考取的学校专业⋯这种攀比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、各个角落,同事之间、同学之间、战友之间、甚至于邻居之间,只要是能接触到的人,都要互相攀比。一谈到孩子,就会秀成绩、秀名次、秀名校⋯朋友圈里也会经常看到有人秀奖状、秀录取通知书、秀毕业证⋯这样,孩子就会经常听家长说,你看某某某的孩子,你再看看你!人家多优秀,怎么你就表现这么差!你怎么那么笨!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氛围!这意味着在学生时代,孩子们承受着从未有过的巨大心理压力!这种压力在历朝历代都没有过,即使在范进中举的科举制度下,也不存在如此广泛的攀比,因为当时还没有朋友圈,迅息传播还没这么快。

  社会上出现了高考引起的种种乱象:从幼儿园起,就出现了学区房和培训班,直到中高考的移民大潮。对于可怜的孩子来说,这种煎熬要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,甚至读研考博,以及各种就业考试。所有这一切,把无数的学生逼上了悬崖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在推波助澜,让孩子们跳下去!

  教育的目的居然不是为了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,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。品德修养和身强体健被放在一边,分数和排名变成了主要目标。他们被培养成一个个考试机器,只懂得如何涂答题卡,不懂得人情世故。

  从成为受精卵开始,他们就始终处于“被教育”的状态。孩子们在子宫里就被迫听加减乘除运算口诀、英语单词、经典音乐、童话故事⋯出生后,他们被强制性送入育儿班、各类培训机构,人们大肆宣扬起跑线教育,强迫孩子们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。入学之后,学校又成了帮凶。不是早早便提出小学中学不排名次了么?为什么就实现不了呢?不同地域教育差异始终存在,但为何会有如此不公平的招生制度?照顾偏远地区本来无可厚非,但是经济差异较小的省份,仍然存在招生分数的巨大差距。这种缺乏逻辑的制度所造成的高考移民、混乱招生,为什么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解决?我们目前的社会教育,如同一个巨大的工厂,生产着一批批的机器:他们有共同的爱好-电子游戏;他们有共同的弱点-内心脆弱,生活不能自理;他们有共同的特点-对生活缺少热情,缺乏友爱、亲情、同情心;他们有着共同的产品标签和说明书-没有追求、没有理想、没有信仰、没有吃苦耐劳精神。

  全国大中小学每年都会出现自杀的学生,而且愈演愈烈。因受不了这种高压教育的困扰而抑郁成疾的学生,也越来越多。你如果去过安定医院和回龙观医院,就会感慨:这几年怎么抑郁的学生这么多?

  男孩出事之后,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,社会舆论分成两个阵营。有人同情妈妈,说这孩子真是吃饱了撑的,爸妈把你养这么大,竟然会轻生,你就这么不重视家庭,这么不重视生命么?还说这小孩太不听话了!太冲动了!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!另外一些人同情孩子,谴责那位母亲。为什么要在大桥上停车?为什么这么偏激?为什么不能有话好好说?

  我们姑且不论谁对谁错,可能最好的办法还是各打五十大板,确实双方都做得不对。对于女人来说,人生如梦,她尚未从睡梦中醒来;对于男孩来说,人生如戏,人生就像一场游戏。之所以这个少年会走上极端,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。那是因为,生命是他唯一的筹码,是人生游戏中的唯一一个必杀技。

  家长们可能永远不会理解,觉得这样的孩子真是被惯得不成样子,说他几句就要死要活。但是,这样的孩子又何尝脆弱呢?他们的内心其实无比强大,强大到可以为了自己的尊严做任何事情。不然的话怎么会选择自杀?而且是这样的方式?

  2017年,云南的17岁留守少年小宝自杀。死后留下一封遗书:

  为什么别人都有好的家庭,只有我没有?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,而我却只在阴暗里度过?我不希望有什么好的生活,我只希望不用受气。爸爸,我死了,你就高兴了。我的死是你造成的,与其他人无关。你句句逼人,我没有办法,独有一死方休止。

  我死后你不要无理取闹,希望下辈子你我互不相识⋯

  小宝的爸爸在外地打工,一年只能见一次面。他上学来回要走60里山路。

  每周只花30块,不够花也不再管家里要。他很懂事,从不抱怨生活。但是,就是这么听话懂事的孩子,却仍然遭遇家暴。每年唯一的那次见面,他父亲给小宝的见面礼,是一顿毒打。打完之后还要逼问他:给你的钱都是怎么花的?最可怕的是,儿子自杀后,这位父亲进行的反思竟然是:

  自己为啥生了这么一个没出息的儿子?自杀者都是被杀的,像一只漂亮的气球,孩子们的自信心,需要用尽全力,才能成功鼓起。然而,父母们的极端作法,就似一根根钢针扎过来,岂有不破之理?

  无独有偶,2016年,刚刚结束了高考的小斯,选择了跳江自杀。死之前,他在QQ空间写下2800字的长文:

  他的教育方式太过可笑。吃饭的时候,我说菜是苦的。他说不苦,然后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。我全校第五(初一下学期),数学满分,政治满分,地理满分,英语99,其他也都是90几。我爸:英语学懂了吗?

  我说学懂了——你不要骄傲自满,半灌水响叮当。我说没有学懂——那你这一学期学了些啥子麻批?!

  很明显,他从来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。只要和他说话,心里就高兴不起来。文章最后说:

  感觉不到父母对我的爱。我还在10岁的时候作死预言过,我活不过18岁。

  终于,成真了!我不知该哭,还是该笑?

  后来,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小斯爸爸说,对儿子管教确实比较严,是为了他好。小斯妈妈说,没想到他这么记仇!他怎么就不想想我们的好?可怜孩子尸骨未寒,家长还是停不下来对他的指责!他们从来都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,孩子理所应当要听他们的话。他们从来都不曾向孩子道过歉,即使明知道自己错了,也会用“打是疼,骂是爱”来为自己解脱,把自己标榜成一个圣人。

  事实就是如此,孩子们付出了全部生命,却换不来家长哪怕是一秒的反思。教育专家会说,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,塑造他们的人格。那你怎么不关注家长们的心态和人格呢?

  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,位居全球第一。16%的中国学生曾很认真地考虑过自杀,成功自杀者达15万人以上。

  年纪最大的24岁,最小的只有5岁。

  除了自杀成功者,每年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。而自杀学生父母职业,排名前三分别是:老师、医生、公务员。

  网络上甚至有自杀群。输入关键词“相约生死”,你就能轻易搜到近百个QQ群。每个群都有很多群友在聊关于自杀的话题,他们相约赴死,却显得格外自然、从容、随便,就像是去参加一场活动,一次聚会,一个派对。如果你在群里说要轻生,就会有人帮忙出谋划策,对于地点和方式,认为烧炭是最理想的自杀方式。对于那个可怜的男孩儿来说,大桥绝不会是绝佳的地点,跳下去也不是最适宜的方式,他不会不厌恶自己血肉模糊的样子。显然是那些恶毒的语言杀了他,那一遍遍的言语刺激,像是射来的一支支箭,令他实在无法抵挡。他们只想了却残生,翻开历史书的下一页。他们只希望下辈子能过得好些,希望能够遇上更通情达理的父母。或者,如果能像月光宝盒那样重新来过,会不会得到的爱更多一点?

  父母们的最大共同点,就是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,强加在孩子身上。但他们并不知道,自己的每一句恶语,都会冰冻孩子的许多理想和希望,直到影响他们的一生。要知道,童年对人生的影响是最大的。幸运的人,一生都被童年治愈;不幸的人,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
  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,都能反思一下自己。是不是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和孩子道个歉,而不是等着他们对自己说谢谢。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教育工作者,也能够反思一下,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我们到底要教他们些什么?是授之以“渔”,还是继续授之以“鱼”,让他们成为一个模板下的残次品?

  更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孩子,都要爱惜生命。因为生命不能重来,人生的车票只能使用一次,没有回程⋯你们不为谁而活,不必为谁的错误付出高昂代价,你们只为自己而战!

Copyright © 2020 世界杯足球社区版权所有 搜狐体育社区
Theme by 国内足球社区